盡管三季報披露已落幕,但科創板新材料行業的亮眼業績始終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前三季度,科創板新材料行業63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188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歸母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5%,呈現出較強的發展活力和韌性。
開市三年以來,科創板匯聚了63家新材料公司,覆蓋了碳纖維、超導材料、半導體關鍵材料、動力電池材料、光伏材料、生物原料等多個關鍵領域,涌現出中復神鷹、西部超導、滬硅產業、納微科技等一批優秀國產新材料的代表性企業,成為支撐相關制造業發展的“賣水人”。截至目前,63家公司首發募集資金總額為737億元,總市值為7495億元。

瞄準關鍵核心領域 推動新材料行業自主可控
新材料產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對推動技術創新、支撐產業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具有技術密集性高、研發投入高等特點??苿摪骞久嫦驀抑卮笮枨?,瞄準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領域,秉持“十年磨一劍”工匠精神,在產業細分賽道上持續發力。
有色金屬粉體材料是高端制造業的關鍵基礎性材料,科創板公司有研粉材作為國內有色金屬粉體材料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踐行者和推動者,多項技術和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了有色金屬粉體材料國產化進程。
碳纖維屬于關鍵戰略材料,是發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礎原材料??苿摪骞局袕蜕聱椊涍^十幾年的技術研發應用,系統掌握了碳纖維T300級、T700級、T800級、M30級、M35級千噸級和M40級、T1000級百噸級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干噴濕紡碳纖維的關鍵技術突破,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生產線。

超導材料屬于前沿新材料,科創板公司西部超導的產品以“國際先進、國內空白、解決急需”為定位,始終服務國家戰略,經過多年的創新、研發,公司自主研發了NbTi錠棒到線材的全流程生產技術,實現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也是國際上唯一的鈮鈦鑄錠、棒材、超導線材生產及超導磁體制造全流程企業。
生物試劑材料是科研院校、制藥企業在研發及生產環節的必需品,是實現國內的生物安全和供應鏈本地化的重要保障??苿摪骞局Z唯贊是目前國內少數有能力提供醫療診斷、生物疫苗核心關鍵原料的企業之一。
搭乘科創板東風 依托創新制度提升產業能級
新材料行業是科創板重點支持服務的六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截至目前,已有63家新材料公司在科創板上市融資,覆蓋了碳纖維、超導材料、半導體關鍵材料、動力電池材料、光伏材料等多個關鍵領域。這些公司在科創板的支持下,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業能級,不斷做優做強。
上市提升了企業持續加大研發的底氣,促進了技術創新,幫助企業筑牢競爭護城河。創新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核心環節,科創板新材料公司上市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動關鍵技術產業化應用。2022年前三季度,63家公司研發投入合計48.03億元,同比增長48%。
“技術的進步是永遠不會停止的,我們必須要靠創新,真正做到別人做不了的?!笨苿摪骞炯{微科技董事長江必旺博士曾這樣說。納微科技主要為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提供核心微球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家可以同時規?;苽錈o機和有機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在科技創新研發上,公司持續不斷地進行投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8%。

華秦科技深耕特種功能材料30余年,公司研發投入強度長年保持在10%以上,突破了多項特種功能材料研發與產業化的關鍵技術瓶頸。近期,公司多次公告簽訂批產項目重大銷售合同,下游客戶合作穩定,高壁壘和高客戶粘性持續為公司發展注入動能。
募集資金助力產能穩步擴張。募集資金有效緩解科創板新材料企業資金需求,加速產能擴張,突破產能瓶頸,促進提高市場占有率。例如,中復神鷹投入8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建設西寧年產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今年以來產能逐步釋放,加大各應用領域的產品供給,進一步保障了國內高性能碳纖維市場的需求;半絕緣碳化硅襯底龍頭企業天岳先進首發募集資金主要投向上海臨港碳化硅半導體材料項目,達產后將新增碳化硅襯底材料產能約30萬片/年,是公司上市前產能的六倍之多。
股權激勵激發科研人才積極性。人才是科技創新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之一,科創板新材料公司靈活運用股權激勵制度吸引、綁定和留住人才。截至2022年10月底,科創板新材料行業63家公司累計推出43單股權激勵計劃,覆蓋率達68%。其中,CMP拋光液龍頭企業安集科技激勵范圍最廣,激勵對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約59%,為公司發展提供內生動能。天奈科技、凱賽生物、金博股份等多家公司已推出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促進發揮人才作用。此外,在43單股權激勵計劃中,逾五成公司計劃的授予價格低于市價的50%,激勵力度較大;逾九成公司設置了預留權益,持續吸引未來新進人才,促進公司長遠發展。
抓住國產化機遇 旺盛下游需求助推高成長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為我國經濟轉型提供了契機,也催生出對新材料的大量需求,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科創板公司抓住發展機遇,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內驅力,展現出快速發展的生機與活力。2022年前三季度,科創板63家新材料行業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188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歸母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51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4家公司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38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34家公司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下,科創板公司把握國產化加速的發展機遇,呈現出較強的成長性。
例如,滬硅產業搶抓發展機遇,大力擴產12英寸半導體硅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量產12英寸半導體硅片正片,且實現邏輯、存儲、圖像傳感器(CIS)等應用全覆蓋的半導體硅片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7%和25%,扣非后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又如,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深入實施,新能源產業進入綠色低碳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帶動鋰電材料產業快速發展。2022年前三季度,振華新材、容百科技和廈鎢新能等科創板7家動力電池材料公司高成長性突出,合計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61%和117%。同時,合成生物學具有可以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優勢,在此背景下,受到國家多項產業政策重點關注,合成生物學領先企業華恒生物乘行業之東風,技術創新促進多維擴張,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8%和121%,續創歷史最佳水平。